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然而何某父女二人却到了闹上法院的地步。为修复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化解双方的矛盾和心结,经过执行法官数日奔走调解后,2020年6月9日,在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父女两人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2000年,何某国的妻子去世,何某国夫妇的共有房产权由何某国及女儿继承,后来何某国再婚,其女儿何某担心父亲百年以后房产权被后老伴继承,多次动员何某国把房产权过户到何某名下,但何某国并未答应女儿的要求。后来在女儿的反复劝说下,何某国答应把一半的房产权给女儿何某。2017年何某国把房产过户给了何某,并协商好过户以后何某要给父亲15万元的房款。房屋过户以后何某把房产卖出,何某国多向其女儿何某催要房款,但何某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疾病缠身,如果父亲的后老伴以后不愿意照顾他,害怕父亲落个人财两空。但何某国就是觉得当时已经约定好了房款和房产的分配,自己只是要得到应得的一部分。父女二人各持己见,产生了无法消除的隔阂,何某国一气之下把女儿何某告上了法院,经卫东法院审理判决何某支付何某国房款15万元,法院判决后何某也无动于衷,后何某国又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电话联系何某,劝说其主动履行义务,但何某对法官的劝说并不在意,后来执行法官对何某名下财产进行查控,反馈到何某名下有房子、存款等财产,但为了不激化父女矛盾,执行法官并没有直接对其名下直接处置,而是冻结了部分银行存款。执行法官几次联系当事人调解无果后,带着执行干警驱车来到被执行人何某工作的单位找到何某及何某的领导,严厉告知何某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理应带头遵守法律,积极履行法定义务。如果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把何某列入失信黑名单、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同时将案件情况通报其工作单位。然后又耐心对其讲明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能愧对父母养育之恩。通过“一柔一刚”的思想攻势,更慑于法律的威严,何某失声痛哭,表示自己并非无履行能力,而是因为父亲跟自己隔阂太深,对父亲和父亲后老伴心有不满。执行法官的一番话,让自己解开了心结,表示愿意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委托律师把钱送来了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并与父亲握手言和。至此,一起继承纠纷执行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此次执行,有力回击了某些被执行人“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错误认知,有关亲情的执行案件,不论双方的矛盾有多深,但是亲情都是彼此不可避免的交集。对这类执行案件,都不宜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更适合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不仅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更使得破裂的亲情得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