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优化营商环境 -> 新闻报道

优化营商环境 党员干部人人有责

  发布时间:2023-03-08 10:10:13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事关发展、事关形象,社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而优化营商环境,党员干部要当好实干笃行、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的“店小二”,集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正能量。

    一要勤学习,夯实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营商环境表面上看属于业务范畴,但根源实质却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晴雨表”,折射出党员干部“是否想干事”这一思想认识问题。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穿始终,做到勤学习、善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世情、国情、省情,着力从固有资源依赖等传统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以思想之变激活内生发展动力;要坚持眼睛向外,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学习先进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找准、找实自身短板弱项,精准开出破题“良方”,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生动局面;要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习了解,确保项目谋划、政策文件精准符合发展趋势、无缝衔接企业发展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多赢”局面。

    二要“责”,提升能力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担当是最好的精气神,实干是最好的方法论。面对不进即退、小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慢不得、等不起。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既讲“谋定而后动”,更讲“谋定而快动”,紧紧聚焦“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目标,以时不我待、事不我待、势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按照政策标准及时给予企业全要素保障。要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躬身入局深入企业,面对面与企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店小二”,吸引更多企业和企业家来滇投资兴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守”,擦亮清廉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的底线,决心从政就要耐得住清贫,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发展,但发展是有规律、有底线的,必须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党员干部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讲规矩、讲纪律,牢牢守住法纪底线,构建“亲”而又“清”的政商关系。要守住生态环保的底线,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错误理念,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和项目坚决说“不”,切实防范和消除片面追求指标而随意铺摊子上项目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蛮干乱干的现象。要牢牢守住纪法底线,始终树立规矩意识、程序意识,既要破除“清而不亲”的不作为,也要破除“亲而不清”的乱作为,坚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与企业家交流交往,严格按党的政策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把党委政府惠企利企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干净干事的“清廉本色”为优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张文君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