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温润如玉 润物无声

  发布时间:2014-11-10 16:03:00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温润如玉,润物无声》。

我叫张武杰,是卫东区法院东高皇法庭的一名审判员。工作中,我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宗旨,扎根基层接地气,视当事人如亲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三年来,我共办理案件326起,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也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有偏袒不公、推诿拖延、吃拿卡要等不当不法行为。我年年被省、市法院评为优秀基层法官,并于2013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一心为民的好法官”。

我出身于农民家庭,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继承了他们勤恳朴实、吃苦耐劳的性格。经过二十载寒窗苦读,以优异成绩从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我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专业都是法学,这源于家庭的一段经历,在我上高中时,父亲因为邻里纠纷而被人伤害,经过法院的一审二审,最终权利得到了保护,这让我看到了老百姓打官司的不易,更让我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法学这个专业。从那时起,我心里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下工夫学透学精法律知识,为群众伸张正义、为百姓主持公道!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刚进法院工作时,我所理解的法官就是高高在上、运筹帷幄的指挥官,一切审判流程都在法官的法槌起落之下,犹如行云流水一般。但是,当我第一次开庭时,看到的却是当事人的唇枪舌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坐在审判席上陷入了困惑:原告说的好像也挺有理,被告说的好像也挺有理,这可怎么办啊?随着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和自己的观摩学习,我逐渐熟练地掌握了审理案件的方法艺术,并且举一反三地应用到调解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我对待每一个走进办公室的当事人,第一句话就是“你好,请问你找谁?”最后一个动作必定是送出门外、送到台阶前;一杯热茶暖人心,一个笑脸融寒冰,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取得群众对你的好感、对你的信任。当事人冷静下来了,工作也就好做了,不少案件就这样调解或者撤诉了。群众信任我了,愿意给我掏心窝子说真心话,矛盾和谐圆满地解决掉了,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本质追求。

“法律是社会道德的最低底线”。法官的职责就是要倡导善良有序的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上个月刚处理完一个案件,两个人本来是特别好的朋友,在一起喝完酒分开后,其中一个人遭遇车祸身亡,撇下八十岁的老母和残疾的妻子,还有前妻留下的三个未成年子女,开庭时真的是哭声一片令人唏嘘,而曾经的“好朋友”坐在被告席上一言不发不愿赔偿。在我们到死者家中调查时,几个孩子当着我们的面给这个残疾的“后妈”跪下恳求不要抛下他们…….“法官心中都有一杆秤”,这个案件最终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判决被告赔偿死者家属两万元。法律上站得稳,当事人服气,领导信得过,老百姓满意,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法官最质朴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党性要求。

“温润如玉,润物无声”,这是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我不求获得多少人对我褒扬赞颂,也不求所学所为能够带来多少荣华富贵,而是自始至终都希望能够以“谦谦君子”的德行来教化自身,要像一块温润的玉石一般洁身自好,擎着人民法官“一手托两家”的这个太平,将公平正义的温暖化为春水,无声无息地潜流到当事人、老百姓的心田,化解纠纷矛盾,润泽社会和谐。这是我个人从工作角度分享的一点关于“文明”的心得体会,我相信这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共同的心声: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明河南做表率,我们在行动!

谢谢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