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张武杰同志申报“卫东好青年”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4-11-10 16:07:37


 

张武杰同志,男,1983116日出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大连理工大学毕业,法学硕士,2011年通过河南省统一招考进入卫东区法院工作,现为区法院东高皇法庭副庭长。张武杰同志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恪尽职守,业务上克勤克公,专业上勤学好问。

一、政治素质过硬,司法操守过关。张武杰同志爱学习、肯钻研、勤思考、重实干,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重视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十分注意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侵蚀,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

张武杰同志认真践行忠诚、为民、廉洁、公正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到廉洁奉公、秉公执法,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格执行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从不接受当事人或者代理人任何理由的宴请和礼品;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觉践行党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生活作风朴素,拒绝铺张浪费,从不出入高档娱乐场所,风清气正。

二、恪尽职守搞审判,不辞辛劳解民忧。张武杰同志毕业后在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任法律顾问,进入卫东区法院工作后,先后在法院执行局、东高皇法庭从事执行和审判业务,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和审判员。工作经历较为丰富均衡,在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塑造了“讲原则、求灵活”的工作作风,受到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好评,年年被省、市法院评为优秀基层法官,并于今年评选为“卫东区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

基层法庭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最前沿,社会责任重大。在东高皇法庭,张武杰同志始终秉持“扎根基层接地气”的工作理念,服从组织、服务群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仅努力及时高效高质办好自己手中的每一个案件,把公平正义以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传达到每一个当事人心中。同时,积极配合庭长工作,协助做好庭室管理工作,带动了法庭以温馨和谐的工作状态运转。两年来,协助及独立办理案件近300起,尤其是在今年不到一年时间里,共计办理案件160起,其中已经审结90件,收案数和结案数均位居全院前列。在张武杰同志办理的所有案件中,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也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有偏袒不公、推诿拖延、吃拿卡要等不当不法行为,历次对当事人的电话回访好评率均为先进。

作为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对于涉及出差的案件,从来是积极配合调查,平均每年平顶山市区外出差次数不低于15次。对待工作始终放平心态,把每一起案件当做是对自己的锻炼,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人生财富。在日常工作中,对待每一个走进办公室的当事人,第一句话就是“你好,请问你找谁?”最后一个动作必定是送出门外、送到台阶前;一杯热茶暖人心,一个笑脸融寒冰,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取得群众的好感和信任。力求取得群众的信任,愿意掏心窝子说真心话,促成矛盾和谐圆满地解决,这就是张武杰朴实的工作追求。

三、寓学于工,工学相长。在繁重的审判工作之余,张武杰从不放弃学习,既有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也有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大课堂的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实践真知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创作了一批宣传司法为民、敬业奉献的新闻宣传稿件,并发表了部分专业学术文章,学工相长,取得一系列骄人成绩。

张武杰同志于撰写的《量刑均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以P市危险驾驶罪量刑为样本》一文,获得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四届学术论文征文比赛三等奖,弥补了卫东区法院的空白;另获得河南省法院系统学术论文比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并于2013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撰写的《关于管辖异议与应诉管辖衔接适用的浅析》一文被河南省高级法院的《审判研究》刊登,在全省法院系统予以传阅;《民事送达中当事人私权突围的路线图》一文被平顶山市中院选送参加了河南省第九届法院系统学术论文比赛。三年来,张武杰同志创作完成的学术文章及调研宣传文章被国家级、省市级核心期刊及报纸媒体刊登转载共计约100篇(次),为卫东区法院的学术研究及宣传调研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