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卫东区某小区居民王女士手持两面鲜红的锦旗,早早来到卫东区法院,郑重地将印有“清正廉洁 秉公执法”的锦旗分别送到主审法官张武杰与法官助理任立国手中。“七年了,终于不用再为房屋问题奔波!”王女士感慨道。这面锦旗背后,是卫东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以实际行动化解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
王女士的困扰始于2018年。当年5月,她购买了卫东区某小区一楼住宅,房屋交付后却发现屋内持续存在明显震动,根本无法正常居住。经多方排查,确认震动源于房屋正下方负二层地下室的小区公共供水系统——设备运行产生的震动通过地基传导至室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后七年间,王女士多次与开发商协商整改,但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
2025年2月,王女士将开发商诉至卫东法院,要求其拆除问题供水系统、排除妨害。案件受理后,主审法官张武杰并未局限于书面审查,而是带领团队多次实地走访涉案房屋,现场感受震动情况、测量噪音分贝,并与开发商深入沟通。“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始终隔着一层纸;到了现场,才能真切体会群众的困扰。”张武杰如是说。通过现场查勘,团队确认该供水系统运行产生的震动及噪音已超国家规定的生活环境标准,依法构成对王先生相邻权的侵害。
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张武杰法官从法理与情理双重视角组织调解:一方面从法理层面向开发商释明侵权责任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从情理角度结合“民生无小事”理念,引导企业换位思考。法官讲清了‘法’,说透了‘理’,我们服!”开发商负责人坦言。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开发商承诺将问题供水系统迁移至不影响居住的区域,并承担王女士自交房日至整改完成期间的合理租房费用。
整改完成后,经实地验证,房屋震动及噪音问题基本消除。王女士特意定制了两面锦旗:“张法官专业严谨,把法律条文变成了‘安心符’;任助理贴心细致,把群众需求记成了‘备忘录’。”她感慨道,“从现场勘查到结案,两人像‘接力赛’一样盯着这个事,没有他们,我这房子不知还要空置多久!”
两面锦旗不仅是对法官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鞭策。”近年来,卫东法院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现场查勘+多元调解+精准裁判”的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下一步,卫东法院将继续以“把群众小事当‘心事’办”的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司法温度更可感、可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