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能到病床前来解决我的事,真是想都没想到……” 近日,卫东法院承办法官齐茜婵及助理王园路带着案卷材料,专程来到当事人韩某家中。因韩某腰部术后行动受限,调解现场就设在了卧室床边,一场特殊的调解,让两起积怨已久的纠纷迎刃而解。
韩某与王某的两起纠纷,像两块石头压在双方心头。2024年1月,韩某委托王某处理一起民事案件,王某为其垫付诉讼费、鉴定费等共计16717.89元,事后韩某迟迟未还,形成追偿权纠纷;而早在2020年至2024年间,韩某分两次向王某借款10000元,约定月息1分、借期两个月,到期后同样未履约,衍生出民间借贷纠纷。两起案件关联紧密,若分别审理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加剧双方矛盾。
案件受理后,韩某向法院反映,自己因腰部手术行动不便,实在无法到法院参与诉讼。“群众有困难,我们就多跑路。” 齐茜婵法官当即决定:“上门调解!既照顾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也能一次性把两起纠纷捋清楚。
”调解当天,法官带着案卷材料来到韩某家中。没有庄严的法庭,只有围坐在病床前的耐心沟通。齐茜婵先是仔细听取双方陈述,将两起案件的时间线、金额明细一一梳理在纸上,让模糊的争议点变得清晰可见。
“韩大哥,王某为你垫付费用有票据为证,从法律上讲这是你的义务;王大哥,咱们也看看韩大哥现在的身体状况,利息部分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法官一方面向韩某释明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明确其还款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借条内容,为双方分析民间借贷的利息规定,同时劝导王某从过往情分出发,理性看待诉求。
在法官入情入理的调解下,原本各执一词的双方渐渐松了口。
最终,两份调解协议顺利签订:追偿权纠纷中,韩某承诺于2025年10月28日前支付全部垫付款16717.89元,案件受理费由王某承担,双方就此案再无争议;民间借贷纠纷中,韩某同意于同一日期前偿还全部借款本金10000元,王某自愿放弃利息主张并承担案件受理费,过往借款纠葛一笔勾销。
签字的那一刻,韩某和王某都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本来以为要跑好几趟法院,没想到法官直接上门解决了,还把两摊子事一次性理顺,真是太贴心了!” 王某拿着调解协议书,语气里满是感激。从法院审判庭到当事人病床前,变的是调解地点,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此次上门调解,不仅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省去了奔波之苦,更通过“一揽子解决”的方式,从根源上化解了矛盾。
近年来,卫东法院始终将“让群众少跑腿、让纠纷早解决”作为工作目标,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调解、巡回审判等便民举措,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正如齐茜婵法官所说:“公平正义不该被距离阻隔,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多走几步路、多花点心思,都是值得的。”下一步,卫东法院将继续深化司法便民服务,让“看得见的公正”更有温度,让“摸得着的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