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最高院组织上海高院承办的在全国法院系统播出的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视频会,看了媒体关于邹碧华同志的报道后,非常感动。在思考邹碧华先生为我国司法事业奉献自己的同时,我也进行了自我的反思,新进入准法官队伍的我,也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学习邹碧华精神,如何身体力行,学做裁决公正的“独角兽”,学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第一、遵守纪律,坚定信念,认准履职的“导航灯”。在法哲学的世界里,法官是纷繁世俗的裁决者,用法律之剑判断对错、惩恶扬善。在我们依法治国体系中,法官作为连接法律与社会的桥梁,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一名法官,首要的是思想素质过硬。如果不时刻遵守纪律,不时刻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司法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而是贪图蝇头小利,迷恋权欲,怎能做好公正的裁决者呢?所以,我们广大干警,尤其是青年法官要向邹碧华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胸怀责任,大局为重,忠诚履职,勤勉敬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坚定法治信仰,恪守司法良知,坚守司法廉洁的底线。认准心中的“导航灯”,掌好司法的“公平舵”,使每一起案件都能够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经得起公众的质疑。
第二、重视规范,严谨办案,托好手中的“天平”。法官作为案件的直接责任人,,尤其是司法改革实行法官责任终身制打破了以岗定责、以岗追责的传统惯例,承办的案件出现问题后不能因为时间、岗位和职务变化的变化而免除责任。这更要求我们广大法官在办案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大到对案件的裁判与量刑,小到对一个送达回证的填写与发放,都不得出现丝毫的马虎和懈怠。例如业务庭做好对当事人的通知、传票文书等的送达、证据的提交与保存、开庭准备、庭审笔录签字按指纹、诉讼文书制作与送达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做到依照程序,严格谨慎,细致入微。这也启示我们广大干警,尤其是青年法官,从进入法院工作之时就应该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于工作中的琐碎事情要及时记录,及时跟进解决,这样做既保证每天的工作井井有条,避免出现遗忘造成疏漏,也方便于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工作总结。重规范,严格按程序办案还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独立办案,不为外界所干扰,不畏于政治,不徇私枉法。以制度为依靠,以法律为准绳,托好手中的“天平”。
第三、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做一块常润常新的“司法海绵”。审判,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审判实务工作。邹碧华同志在这方面就非常值得敬佩。他在工作之后仍然坚持不懈的共度说是、博士,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知识就像海绵里的水,只有不断的注入,在需要时才能挤得出来。”我们要学习邹碧华先生,永远不放弃学习,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各种新修的法律法规,关注国内外优秀判例,从中吸取有助于提高自己审判能力的部分。时刻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审判实践丰富自己的经验库,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习与审判实务相结合的体系。同时也要积极地向身边有经验的法官请教,学习他们应对当事人的态度、驾驭庭审的方法、以及办理专业性案件的技巧等问题。多做多问,提升自己的办案能力。
在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下,面对法院工作的新常态,我们要做的有很多。我们要始终保持好青年法官的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发挥好青年法官的作用,做好公正裁决的“独角兽”,让司法在阳光下闪亮运行!